齐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创新性开展对外开放工作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崔志华

4月27日,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贸易系列活动“东盟投资推介会—走进德州”在齐河县成功举办。大会选择在齐河举办并不是偶然,经过长期努力,不再甘心做别人“后花园”的齐河,正在积极努力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一方面主动对接,融入国家、省、市发展大格局,另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释放要素叠加效应,打造县域西部隆起带;一方面培育产业大集群、传承历史文化,加快推进文旅名县建设,另一方面强化支撑保障,营造开放发展大环境,着力打造打造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方位+常态化”打造对接体系

翻开齐河2020年外贸答卷,成绩斐然:外贸进出口总额3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49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9%;日韩出口实绩企业41家,东盟出口实绩企业52家,出口额分别为7848万元和4.12亿元。

这一切,都离不开齐河“全方位+常态化”打造对接体系,通过顶层设计目标指引,不断协调各方,推动工作开展。

开放的通道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键环节。为畅通沟通,齐河坚持顶层设计,成立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的工作专班,构建面向日韩、东盟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主动服务省市对外开放大局,构建对接日韩东盟支点城市,打造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具体工作中,齐河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日韩招商联络处,并专门选派精干力量与省政府驻日本、韩国经贸代表处合署办公、资源共享,建立“1+N”对接机制,“1”即每年召开一次日韩招商推介会,“N”即充分发挥社会化招商团队资源优势。

交流促进合作,4月25日,在济南举行的“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活动中,齐河与德迈国际产业集团签约建设山东国际友城黄河湾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是全国第一个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集投资、贸易和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园区。

“桥头堡+承载地”建设交流平台

平台,是建设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核心载体。在齐河黄河大桥西侧,东盟国际生态城起步区“东盟之窗”的核心项目——东盟国家文化中心区引人注目,外廊式建筑、尖顶塔楼的建筑特色,让中心区与周边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齐河面向东盟打造的对接“桥头堡”。该项目由马来西亚发林控股集团斥资打造,计划建设集商务贸易、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平台。全部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能成为带动齐河成为长江以北对接东盟的重要基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日韩方面,齐河积极建好产业“承载地”——在齐河经济开发区设立了10万平方米的“区中园”日韩产业园,以良好配套和服务打造了日韩中小企业“梦工厂”。世界最大屏蔽电泵生产集团日本株式会社帝德电机制作所,在实地考察齐河及日韩产业园后,当即决定牵手齐河。“配套完善、服务优质,这些都让我们最终选择齐河。”项目总经理杉本洋一郎对产业园给予高度评价。

面对成绩,齐河并没有满足。在1月27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他们提出“在对外开放上,要继续深度对接东盟、日韩,深化与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大学的交流合作,办好经贸对接会,在外资外贸上实现更大突破。今年要在全国率先缔结县级对日韩经济协作友好城市,落户日韩企业3家以上”。

“引进来+走出去”完善发展机制

开放程度,与产业紧密相关。齐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持续放大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承接服务优势,以扩大经贸合作为主轴,优化市场结构,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外向度较高的优强企业。

强化“引进来”,以对接东盟方面为例,依托东盟国际生态城,每年高标准承办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活动,成为德州乃至山东省与东盟对接的年度盛会。在去年疫情期间,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靠上工作,积极研判对外贸易形势,加强对全县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订单履约、员工到岗等情况的统计监测,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稳外贸、稳外资。承办了中国-东盟(德州)经贸对接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省、市、县相关部门与企业代表同东盟各国近百名工商企业界人士一起探讨发展新机遇。

山东克朗生物装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啤酒酿造装备,产品原本主要出口欧美,国外疫情阻断了企业的出口路线,通过经贸洽谈会,打开了东盟市场,并从多个国家拿到了订单。

积极“走出去”,齐河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越南中国商会等商会协会加强联系,定期组织企业到东盟洽谈合作,每年组织“下南洋”活动,先后组织永锋钢铁、巨威机械、双百数码等10余家企业赴东盟精准对接,与越南、印尼、泰国等多家企业达成精细化工产品、汽车零配件、膨化食品机械等出口合作意向。

多次参与“下南洋”活动的米科思机械,在越南、泰国分别设立了境外子公司,产品混凝土搅拌机、螺旋输送设备等建筑机械在当地畅销。“以前单靠企业自己出国对接,合作的渠道非常狭窄,现在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们直接与东盟各商会对话,合作的层次也更高了、空间更广了。”提及“下南洋”,公司负责人赞不绝口。

“软环境+硬实力”做优营商环境

齐河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基础工作,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着力提升城市软硬件设施品质,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一线城市标准打造齐河,小政府、大服务,真正做到“进了齐河门,就是齐河人;到了齐河县,好事都好办”,让客商感到“投资齐河就是投资济南”。

对外资项目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及全链条领办代办,让客商投资更有信心。韩国第四大半导体生产商ZEADON公司,在齐河投资建设了芝思达半导体项目,签约后,县行政审批部门立即安排2名专业代办员进行跟踪服务,仅用一天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精准服务让我们避免了走弯路,这也坚定了公司投资的信心,我们将尽快引进设备投入生产。”公司CEO金珍澔对齐河的审批效率充分认可。

积极完善“公铁海”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齐河依托山东济铁省会物流园,开通黄岛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集装箱运输量全省前四,大宗货物2天可达日韩,并可直达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为外资外贸企业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开工建设,山师东海实验学校、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先后投用,齐河城市配套越来越完善。此外,齐河还发展高端星级酒店8家;荣盛温泉小镇建有高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定期举办日韩商会联盟高尔夫球赛等赛事,为外商营造了优质宜居宜业环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