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寿:军民团结是胜利的法宝

在华店镇赵井村,记者见到了 9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赵福寿。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是老人家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说起70多年前当兵入伍的初衷,赵福寿告诉我们,他的领路人是他的老师赵福源。

“原来啊,俺那个老师,就是革命的地下党员,受老师的影响,那时候俺也明白事了,鬼子进来,奸淫烧杀、牵牛、糟践妇女,俺就生气了。 ”就这样,14岁的赵福寿参加了当时的齐禹县大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赵福寿上过私塾,有文化,在营部里当通讯员,负责情报领取收集。村里的鬼子得知赵福寿参军后,便将他的父亲抓了起来,严刑拷打。

“父亲叫鬼子抓去了,受尽了折磨。鬼子说,什么时候把你儿子叫来,才算完。保人对鬼子说,已经不让我干了,可是俺还干着呢,那时候更有劲了。 ”

鬼子的暴行没有让赵福寿放弃革命,反而更加激发了他抗战打鬼子的决心。小小年纪就追随部队辗转齐禹大地,英勇杀敌,打击侵略者。在焦庙镇前郑楼村一场伏击战中,他和战友们抓获了近百名日军和伪军,缴获30多挺机枪和十多箱手榴弹。战斗胜利了,但是身边的很多战友却牺牲了,每次提及这些,老人总是眼含泪水。

“咱考虑着,吃苦是应该的,为了国家,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为了全国人民得解放啊,咱个人家里也不受罪了,总起来说,那时候受的教育多啊。 ”赵福寿说到。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赵福寿告诉我们,抗战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后方支援。

战争年代,一打仗,那时候村子里的村民都拉着猪,去部队那送去,都不要钱。战士们的被子就是一床小薄被子,冬天冷,村民都主动的把被子送来,就连战士身上穿的老粗布衣服、鞋,都是群众捐的。“军民团结得好,主要胜利的原因在这个地方,军民就是鱼水关系。有这么一首歌:抗战抗战八年多,党政军民大联合。 ”赵福寿对记者说。抗战期间,赵福寿先后认了好几位老人做干妈。一方面是为了掩护身份,更主要的是,这些老人冒着生命危险全力配合部队做好抗战联络工作。据赵福寿介绍,他认的这些干妈都是抗日军属。

抗战胜利后,赵福寿继续留在部队,直到 1948年,因身体原因复员回家。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人家儿孙满堂,过着勤俭而又充实的生活。这两年,赵福寿还经常给学生、村民讲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华店镇赵井村村民苏学东告诉记者:“没事的时候,老爷爷就来我这里喝个茶,跟我们拉拉他那个时候打鬼子的时候,吃的也不饱,穿的也不好,整天提着脑袋干革命,想想那个时候真不容易。从我们内心里,也确实非常崇敬这些英雄,没有他们那时候枪林弹雨浴血奋战,也没有咱们现在的好生活。 ”

在赵福寿家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七十周年这两枚纪念章,是老人最珍爱的宝贝,每次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他都会拿出来给大家讲讲那段峥嵘的抗战岁月。“这是中央军委颁发的啊,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我要好好活着,再待几年,就能等到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了,看到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好,真高兴……”

记者 张晓文 贾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