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式治理向群众交出明白账

刘桥镇推动集体资产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吕承镇

赵店村清理回收土地

追回拖欠款、整治“小金库”、建立台账,村集体资金的家底逐渐清晰明了;

清查老合同,签订新协议,一笔笔多年拖欠的集体土地承包款被追回;

……

这一幕幕,都是刘桥镇村集体资产清理的生动画面。

“三资”不清,民心难安。今年以来,刘桥镇开展了村集体资产清理专项行动,通过精准的“点穴”式治理,重点清理整治村资产管理中不规范不到位、优亲厚友等问题,有力推动了集体资产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向群众交出明白账,农村呈现风清气正新气象。

凝共识造声势

“镇上开会动员结束后,我们村里就立即行动起来,5月12日上午通知村民,把合同收上来,下午我们就量地了。”赵店村党支部书记赵汝营说,村集体“三资”清理早该做了。不只他这样觉得,村里不少老人也同样认为,村里早些时候签订的合同,经常对村民所承包的面积和位置没有详细标注,甚至有的连承包日期都没有。

5月7日、5月11日,刘桥镇分别就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召开了调度会议、推进会议。包管区领导、管区书记随即召开了各管区村干部会议,将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任务目标进行再压实、再推进。各村召集清产核资小组成员压实责任,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清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为强化宣传引导,他们将农村基层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政策要求,通过村广播、悬挂条幅、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宣传。目前已悬挂宣传条幅125条,发放明白纸5000余份,切实将政策讲透彻、问题讲明白、利害讲清楚。为彻底将农村各类陈欠、违规合同、矛盾隐患清理出来,从根本上解决遗留难题,采取班子成员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方式,以政策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入户走访和上门宣传,向群众讲政策讲要求。

那几天,赵汝营都乐呵呵的,他说:“有了上级和群众的支持,工作推进特别快,收了合同,重新量地,本以为很难处理的事情,两天就全忙活完了。”

抓示范重引领

在西杨村,村民华桂兰听到村广播说村里要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后,主动找到村里干部了解情况。了解到自己在屋后种杨树所占的地方属于村集体资产的范围,回家后立马进行了清理。她还带动了周围5家在同样位置种树的邻居一起参与了清理工作。

“我对村里的‘三资’清理工作很支持,也明白。村里干啥工作都亮亮堂堂的,我们支持。”华桂兰表示。

华桂兰的支持来自刘桥镇对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阳光操作。该镇对“三资”管理台账进行梳理,形成村级“三资”清理问题台账,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收回。对“管理正常类”按时收缴集体收入,确保管理持续;对“完善规范类”,通过沟通、洽谈,进一步完善合同、收益等资料材料,逐步实现规范管理;对“近期整改类”,由村级倒排工期,明确整改方案、措施,限时全面完成整改,实现“三资”归位,管理正常;对“难点攻坚类”,该镇成立工作专班,会同村级集中商议,联合行动,重点攻克,厘清“三资”归属,化解矛盾纠纷。

该镇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抓示范、重引领、强带动,8个管区每个管区确定一个基础较好的村先行先试。为确保行动强推进、见实效,镇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清产核资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迅速行动,积极开展8个示范村的自查摸底,初步建立“三资”台账。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8个试点村的账务进行梳理核查,建立问题台账,为整改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该镇有效带动了周边村庄基层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有序、高效开展。

全面清收入增

经过清理,如今赵店村在村北收回了一片26亩的空地。“前几天,我们出动机械对这片空地进行了清理,下一步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打算启动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赵汝营介绍。

刘桥镇采取“一村一专班、一户一档案、一事一研判”的工作机制,着重在“三清”上下功夫,采取逐村过、逐户清的步骤,对村“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做到了“自身清”“逐户清”“全面清”。对村内闲散土地、林地、坑塘、固定资产等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资产资源,通过查阅合同账目、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逐一过筛,管区、村干部做工作、讲政策、明利害,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三资”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清查成绩显著,截至目前,全镇已清查货币资金386万元、资产1256万元、债权债务69万元,清理出闲散土地520亩、林地240亩、坑塘168亩。

对清理出来的“三资”,刘桥镇通过重新发包、土地流转、边角经济、综合开发等方式,进行集中盘活,让躺在“账面”上的“三资”活起来。通过积极发展边角经济、屋顶经济、绿色经济,鼓励各村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通过多种举措,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