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地群众过中秋的“心头好”——小周月饼:看新意更看心意

□文/图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张欣欣

成品月饼展示

“还有月饼吗?赶紧再给我来50个五仁月饼……”9月12日,电话那边的声音急促又欣喜,而电话这头的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厂长徐印平身着厨师服,头戴厨师帽,一边忙着应声一边低头把信息记录在本上。月饼炙烤后的香味透过氤氲的热气从加工厂飘出,诉说着近期的忙碌。而这份忙碌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了,直到9月15日后才告一段落。

说起月饼,很多人会想到当下网红花样的新潮月饼。但在齐河以及周边地区,祝阿镇的小周月饼却一直是当地老百姓欢度中秋的“心头好”,哪怕中秋过去已经有两三天的时间,前来购买的人和电话还络绎不绝。

说起月饼受欢迎的秘诀,朴实的徐印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里有什么秘密,做月饼先做人,诚信而已。我感觉就是凭着良心做事情,月饼我们自己吃着好,消费者也会认为好。举个例子,我们做月饼,里面的馅料比如葡萄干等能用八块钱一斤的,就不进七块五的,本着良心做事、做月饼、做厂子,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好口碑。”

用料诚——老工艺,新味道

擀皮、包馅,用手轻轻压平,收口朝外放入饼模压实,啪一声响,月饼稳稳脱模。徐印平说,用手才能感受到饼真实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好。

和外面兴起的造型精美的月饼相比,小周月饼都是圆形的饼子,没有任何花哨的图案。“我们这所有月饼都是这个造型。”徐印平笑笑,对他而言,一个月饼的外观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

这个让齐河人念念不忘但外形普通的小周月饼,传说是一位年迈的云游僧为感谢小周村村民的施舍,把制作月饼的绝技传授给他们。经过当地一代一代传承发展,小周月饼逐渐形成自己的技艺特色。

徐印平的爷爷就是从事食品生产行业的,徐印平从小就记得爷爷做月饼时是用杠子面做的,费时也费劲。“现在好了,月饼皮所用的面可以用机器压制出来,比起过去的杠子面味道更好。”小周供销社食品厂是齐河人公认的20世纪正宗小周月饼传承地,中学毕业后,徐印平到本地小周供销社食品厂工作了两年,学会了小周月饼全套的制造方法。1995年,他拿着父亲给的89元“启动资金”,就在现在祝阿镇派出所斜对面的位置开办起了小周月饼家庭生产作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初的小周月饼家庭生产作坊如今成了拥有上千平方米生产车间的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还注册了“祝阿”和“小周永平”商标。

小周月饼从历史中走来,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用老方法做新品种,一样有好味道。过去的坚持不能变,创新也不能停。”徐印平说。过去的作坊只生产五仁月饼,现在他们推陈出新,又增加了蜜枣、黑芝麻、板栗、豆沙、椒盐等种类。考虑到人们的饮食习惯愈加健康,更习惯低糖、养生的口味,“小周月饼”还推出木糖醇月饼,让徐印平高兴的是,“最初担心老顾客能不能接受新变化,没想到会变成老少皆‘点’”。

价格诚——老价格,真感情

“今年月饼啥价钱啦?”“你们会不会涨价呀?”这是进入9月份后,老街坊们来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买月饼时,进门常问的问题。徐印平一句话就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他指着自己墙上钉的价格表说:“看我去年的价格表了吗?咱们今年还按照这个价格来。”

这个红底黑字的月饼价格表上,清晰地写着“椒盐12元/斤、豆沙12元/斤”等,略有些褪色的表面时刻提醒着人们这确实是老价格表。这个消息让老街坊们喜笑颜开,特别是买完月饼带回家品尝后,发现无论是用料还是味道和去年没有差别,感觉更加满意了。老街坊们逢人就说小周月饼卖得实在。

这个价格的维持可并不像徐印平说得这样轻松惬意,特别是今年在疫情这个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面临着原材料涨价、人工费用增加的压力。“我从祝阿镇长大的,对这里老感情了。”徐印平说,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将心比心,少挣点换大家中秋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好。

这份感情,还被徐印平寄托在月饼制作上。他们之前推出的“妈妈的小饼·儿时的味道”系列月饼,就是以酥皮五仁月饼为主打。徐印平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小周月饼,不但经过了繁杂的一道道质朴制作工序,还凝结着源于心的祝福和想念——希望齐河人无论走多远,品尝月饼时,那不变的味道都能激发起人们对故乡的情感。

也就是这份感情和坚持,让小周月饼成功列入德州老字号系列,其制作工艺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也成为德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为人诚——好品质,永流传

“做月饼先做人”这句话,被徐印平时常挂在嘴边。2007年,徐印平的食品厂曾遭遇到一件始料未及的大事:一个操作工因为放错了馅料让上千斤月饼变了口感。出于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他决定把这些月饼就地销毁,那一次损失了近万元。

“说不心疼是假的,那时候我一年也就才挣两万多元。可是小周月饼的牌子不能砸到我手里,残次品必须销毁。”徐印平说。

自此后,他还为生产流程定下了几条规矩,其中就有“每批次的月饼生产出来后必须进行品尝,不让不合格的月饼流入市场”“对原材料确定专门存放的储物设备并标注,实行专人管理”等。

在多年的月饼制作中,难免会生产出几个不那么完美的月饼,也难免会剩下些卖不出的月饼,可每当这个时候,徐印平都会将它们一一拿出留作己用,坚决不混在新鲜月饼里一块儿卖。

这份真实不光是对买家,对卖家更如是。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在选购原料的时候,坚持以本地优质原料为主。从华店镇的面粉到安头乡的花生,小周永平食品加工厂和这些原材料供应商都有着十多年稳定的供应关系。

“我觉得咱们齐河的农产品质量很好,我们生产的月饼就是用这些‘喝’着咱们黄河水长大的花生、小麦、芝麻等制作的,哪怕在外地参加展会的时候,我也不忘说说咱们齐河生产的农作物。”徐印平自豪地说。

一份饱含诚意的馅料,一种一点也不复杂的用心,让小周月饼树起了信誉,在齐河以及周边城市稳稳立足。诚实守信换来的又何止是客人的安心,也是小周月饼制作者每日良心的安稳,对徐印平来说,其实只要有“诚”在,小周月饼就能发扬光大,如月饼甜美的好日子便能长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