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刻传承人云廷臻——巧手做“平安” 文化重传承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刘磊

云廷臻教学

“快过年了,今天我教大家做的是扎刻平安扣,祝愿大家在新一年健康平安。”1月16日,在华店镇文化站二楼,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云廷臻一边向前来学习的群众发放自制的工具和制作材料,一边介绍起扎刻技艺的由来。

“扎刻与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的榫卯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北京故宫角楼的设计就源自于扎刻技艺,当时制作角楼的工匠碰到了建设难题,偶然看到了村里老人家拿着的扎刻制成的蝈蝈笼,就有了创作灵感。”云廷臻说着就开始上手演示平安扣的制作过程。

这次所做的平安扣一共有24个小竹棍,每根和筷子一般粗细,长度和小拇指差不多,都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仔细观察这些竹棍,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钉子、胶水、铁丝或线绳之类的辅助拼接,均采用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实现固定。

在云廷臻一步一步地教学指导下,本来看着松松垮垮的竹棍,在双双咬合后结构既稳又紧。不到15分钟的时间,家住阳光花园小区的居民陈丽第一个做出了平安扣的雏形。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大多数人还在为第二步、甚至第一步努力,她的成功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为什么你做得这么快啊?”“快看看为什么我的咬合不上?”

云廷臻认真看了看陈丽交上的作品,指出了个别不足之处,并帮助她进一步做了固定。陈丽得到肯定,更加高兴,向周围人介绍自己的制作心得:“做这个扎刻靠的不是手劲儿,而是巧劲,不要怕砸坏,胆大心细,前两步会了后面的自然也会了,环环相扣,我跟你说是这样使劲。”陈丽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教其他人。

很快,就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制作成功的人。最后,大家在一声声“原来是这样”“我也成了”“原来这么简单”的欢呼声中,都成功做出了扎刻平安扣。

教学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对云廷臻来说,能让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在15分钟内做成最简单的扎刻作品平安扣,他在背后付出了五六年的努力。“我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做出更好的扎刻作品了,而是想让更多人认识扎刻、了解扎刻,让非遗扎刻在当下‘活’起来,并且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了推广扎刻技艺,长期以来,云廷臻不断思考着如何让扎刻大众化、教学如何让人们更容易上手。

为此,云廷臻编写制作扎刻作品的教程,将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的扎刻技术,录制成小视频,供扎刻爱好者免费学习交流。今年,他还专门定制了扎刻制作机器,专门制作扎刻原材料,成套推出“蝈蝈笼”“平安扣”等扎刻制作套装。

齐河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开始就离不开环境的滋养。齐河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全省率先实施“文化先行官”创新项目,引入社会力量,聘管专业人员,下沉社区,发挥文化服务、基层治理、助推产业的职能,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激活场馆、群众受益”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齐河路径”。“群众都叫他小云老师,云老师已经不止一次来我们华店镇教学了,咱们县里的‘文化先行官’多次请云老师在各镇街开设课程,可不止咱们华店镇一处。”华店镇文化站站长滕聪说。

有支持,有成效,光明的前景让云廷臻对扎刻技艺推广充满信心。“新一年,我一方面会继续推进扎刻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扎刻技艺;另一方面,想跟残联等对接,通过扎刻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改善残疾人就业和生活状况。”云廷臻表示,希望让扎刻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转化为可以被公众接受的文化产品,甚至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齐河文化符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