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战士在齐河

人到中年,突然想起年青时的往事,也就自然想起老朋友来。谁没有少年轻狂,谁没经过世事沧桑。近几年来,我看了不少的有关知青方面内容的影视剧像《北风那个吹》《孽缘》等等,也看过几部有关知青的小说,特别是 20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伤痕文学现象。伤痕是那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情节,但也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对于知青的认知,多少有点模糊的印记。那是因为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当年也曾经有过兵团战士,这些兵团战士实际就是知青的另一种形式。

2010年后,当年的那些妙龄青年也大都退休,得闲了纷纷回到了那个让他们曾经伤心无助,又魂牵梦绕的的地方。用身心去抚摸着沧桑的过去,轻触 流 年 在岁 月 中 的搁浅,重拾起 那 破 碎的记忆。每年 的 四 月份 父 母 都在 家 里 等待 这 些 曾经的小友,他 们 故 地重游,更多的 是 相 拥而泣,共同找 寻 那 段难 以 磨 灭的记忆。我也 曾 想 亲历 这 些 场景,只因为我 眼 窝 太浅,害怕不争 气 的 双眼控制不住泪腺的闸门,徒增一些悲欢离合,贻笑大方。我也曾经多次发下誓愿,为这些兵团战士写点东西,记住那段不能忘却的时光,但终未敢付诸行动。

昨日,年迈的父母给我捎来一个优盘,里面记录了部分兵团战士在林场工作生活的老照片和最近几年他们故地重游的照片,让我看看或许得到些启发。我审视着这些照片,依稀找寻到了自己的那些童年记忆,似乎也明白了这些知青为什么在四十多年以后,愿意重温过去的故事。

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 1970年 4月 25日,机关驻泰安市,辖三个师。第一师师部驻垦利县黄河农场,下辖4个团;第二师师部驻淄博,下辖 6个团;第三师师部驻滕县,下辖4个团。兵团建制归济南军区,党政、军事行政和现役军人的后勤供应由山东省军区负责,工农业生产规划后、基本建设投资、地方干部经费、物资供应等统一纳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的计划。 1974年11月,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消。二师九团团部驻地就是现在齐州监狱,当时叫做“六一农场”。九团下辖五个营,五营驻地在齐河林场也就是现在济南北郊林场。

北郊林场于1956年5月3日建场,建场时定名为“国营山东省齐河果树园艺场”,隶属省农业厅领导,1958年下放给齐河县领导,1959年 1月划归聊城专区领导,更名为“聊城专区齐河果树园艺场”。1960年 3月归山东省林业厅领导,更名为“山东省齐河果树园艺场”,1962年更名为“山东省齐河园林场”。 1966年再次归齐河县领导,1968年更名为“齐河县‘五七’干校”。 1970年归济南军区,成立“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编制为二师九团五营。 1975年归德州地区领导,更名为“山东省德州地区桑梓店园林场”。 1990年划归济南市领导,更名为“济南市桑梓店园林场”。 1993年 12月更名为“济南市北郊林场”,现在成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是大都是济南、青岛和少量地市招募来的城镇高中生或初中毕业生组成,他们身着军装,却不带帽徽领章,建制上实行部队建制。战士们平时主要从事各种林业生产,闲暇时进行军事训练。兵团的管理者正职都是部队现役军人,副职多为林场的干部。当时园林场是远近闻名果树林场,出产的各种水果也是行销全国各地。每到收获季节,各个连队都会派战士巡逻,防止周围村庄的人入园偷水果,那时整个果园四周都用铁丝网做围栏,即便这样,时常有老百姓光顾果园。收果的时候,场子的大院里,各式各样的苹果堆积如山,有国光、红香蕉、金帅等品种。

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愿意吃的是叫做“印度青”的苹果,是当时苹果中最甜的一种。据说这种苹果是从印度引进的故得此名。栽种的不是很多,这种苹果有两个特点:一是熟透了也还是青的,不象本地品种,熟了就变红或者发黄。二是格外的甜,咬一口吃在嘴里甜的腻人。梨以莱阳梨为主,也有少量本地品种,但品质与莱阳梨相去甚远。莱阳梨表皮十分粗糙,但咬开后里面的肉质很细腻,甜度也很高,我最喜欢吃。葡萄的品种也很多,我大多叫不上名来,印象里最好的是一种叫做“黄金钟”的葡萄,“黄金钟”熟透了也不象其它葡萄那样发紫,最多有些发黄,因此叫做“黄金钟”。这种葡萄不仅个大,汁多,而且很甜,吃完了常常会弄得手上黏糊糊的,是糖分太多的缘故。

当时的兵团战士,年龄大者不足二十岁,小者刚满十六岁。他们的出身也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极个别的高干子女,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工人家庭。这些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学生,大都是刚刚中学毕业,就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农村,初来乍到没几天,就丧失了新鲜感,哭的闹的,偷偷跑回家的都有。但在那个年代,又似乎都不愿留下逃兵的骂名,这些孩子也只好这样默默地坚持了下来。刚来的时候,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可到了后来都成了劳动的行家里手。 1975年的时候兵团撤销,这些战士也陆续返城。他们和全国各地大多数知青一样,经历过就业下岗的困境,但也有极少数知青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高考,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据介绍,五营的一名营部通讯员,后来还做到某省会城市的副市长哩。

从这些照片看,除去了劳动的场景,他们更愿意在林场场部的大门合影留念。我还记得当时林场的大门确实是很有气派,两侧的对联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迎门的是毛主席的大型塑像。现在老场部早已破败,杂草层生,成了野兔、老鼠出没的天堂。当年最具景观的大门也早已坍塌,只剩下左边一侧的门垛子,仍孤独的坚强的矗立着,似乎在默默的期待着与那些曾经激情燃烧的老友在此相会。

时光不会倒流,与记忆相伴直到永远。

□ 姜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