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清河

□王培惠

在华北平原上,流淌着一条河,它的名字叫大清河。它是黄河的分支,与黄河相邻。

我和妻子驱车来到大清河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第一历史碑廊”,我目睹过济南灵岩寺碑林、西安碑林等,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碑林上千米长,石碑几百个。有众多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的诗词,有郭沫若、梁启超、孙中山、李鸿章、乾隆、颜真卿等人龙凤飞舞的墨迹,最瞩目的当属舒同书写的毛主席的《六盘山》,巨石之上,通体红字,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龙飞凤舞,令人叹为观止,震撼不已。

我和妻子信步行走在大清河畔的林荫路上。时至夏日,花香早已扑鼻而来,最香的莫过于油菜花,香气浓浓。那紫色的、粉红色桃花;洁白如雪,花蕊吐芯的梨花;金黄灿烂的迎春花;大串的樱花;色彩绝伦的牡丹……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拾级而上,过一汉白玉桥,一对大狮子分立两旁,威风凛凛。岸上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眨眼之际,数步之遥,又一小天地。一拃之内,亦是奇花;一庹之远,且是异石;圆拱石桥,流水潺潺。白发老者在此对弈,学者吟诗诵文,艺人弹唱奏曲,靓女跳舞唱歌,孩童戏弄玩耍。沿青石通幽小径行走,一会儿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一会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变幻无穷,幽深莫测,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沿河畔继续行走,有一棵过百年古柳,高几十米,粗需几人合围,树干已有枯枝,彰显古老沧桑。据记载:乾隆年间,有一孟姓书生,进京赶考,行至齐河县甘隅头村,身无分文,得陈姓财主资助。书生栽柳树纪念,后功成名就,年年来此报恩,在当地传为佳话。这棵树如有神助,延续百年之久。冠如巨伞,枝繁叶茂。后人将大柳树移至此地,用来教育后代,发扬光大。

继续前行,忽见一木质栈桥,可到亭中休息,蒹葭冒出层层新绿。野鸭藏匿其中,伺机捕鱼,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泛起阵阵涟漪,湛蓝的天,碧绿的地,清澈的水。不禁让人有些“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之感。

我俩不知不觉登上大清桥,富丽堂皇,气势雄伟,疑是登上“鹊桥”,不胜感慨。由此,居高临下观望,那齐州塔、碑林、晏子祠、大成殿等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不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吗?

才下大清桥,又入竹林,我喜欢竹子的“气节”,竹林婆娑,婀娜多姿,随风摇曳,波浪起伏。难得在我们北方有这片竹林,林中青砖黛瓦白墙时隐时现,犹如在陶渊明的“桃花源”里行走。曲径通幽,时明时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墙上芦苇摇曳,我不禁吟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俩都有些累了,正到“风吟竹槛”的亭子,刚刚坐下,竹枝、竹叶漫过石凳,探头探脑,纷纷找我交流,微风吹拂,在我的面前,跳起了舞来,好像在说:“你不是喜欢竹子吗?何不赞美我呢?”

休息一会儿继续前行,我抬头一望,到了庄严肃穆、古色古香的大成殿,一副对联赫然在目,上联:“文蕴乾坤震古烁今光盛世”,下联:“庙呈锦彩开来继往壮千秋。”里面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塑像,令人肃然起敬……

诸如此景,可谓夏日一瞥,仅可窥其一斑。

你若秋天来,那火炬、玉兰、芙蓉、紫叶李、山楂、银杏等万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你若冬天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清河两岸,亭台楼阁,飞檐峭壁;泰山南峙,巍然屹立;晏子祠、碑廊蔚然壮观;齐州塔直上云霄;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你若春天来,万木复苏,大地回暖,小草破冰而出,鸟儿迎春鸣啼,到处焕发出生命的“绿”。

美哉!大清河,令人心动,令人陶醉,河水甘洌,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和洱海、丽江、西湖、天池一样美。

得意间,传来龚玥演唱的《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寻歌声望去。一对对帅哥靓女正情意绵绵,携手步入舞池……

落日熔金,华灯普照,夜中的大清河更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