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是乡愁的呼唤

□蒋王慰

我是在乡下长大的,骨子里便有了与乡土割不断的种种情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鸡鸣,是童年里启蒙的音乐,那袅袅炊烟更是烙印在记忆深处的一首诗,一幅画。

记得儿时,一到下午放学后,我便匆匆赶回家,化身放牛娃,屁股后头还跟着一条小黄狗。在村后面的土坡上,牛儿悠闲地吃着草,狗儿在草地上撒欢,我坐在一旁玩耍,或是看着心爱的小人书。看累了,我就放松一下,躺着睡一会儿,或是看看天上的云。

一牛一狗一牧童,这样的乡村画面是不是很悠闲自在?住在城里的孩子自然是见不到的,还有那炊烟,都是乡村独有的特色啊!不知过了多久,“咕咕”叫的肚子提醒我该回家吃晚饭了,于是我便站起来朝村子望去,看看我家的烟囱是否升起了炊烟……

母亲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她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子里最先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家的。当炊烟袅袅升起,我就知道母亲在忙着为一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了。

据我的观察,如果烟囱涌出的是浓浓白烟,那肯定是刚起灶;如果是一小缕烟丝,那饭菜差不多要出锅了。这时,我才会像土行孙一样突然“冒”出来。母亲总是夸我,鼻子真灵,饭一做好,就闻到香,知道回来了。我调皮地告诉母亲,是炊烟“通知”我回来的。

母亲笑着对我说:“这烟呀,就是咱们农家土灶种出来的花,花开了就能闻到饭的香,天天有饭香,就是好日子。”炊烟像不像花我倒不怎么在意,我所在意的是制造炊烟的那个灶台上,母亲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呢?

长大后,读唐诗宋词,才知道这炊烟不仅是母亲眼里的“花”,还是历代文人笔下的“花”。“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是王维笔下的炊烟;“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诗人笔下的炊烟,是乡村独有的一道风景,是乡村生活温暖、宁静、祥和的象征。

杳无人烟是一个荒凉、寂寞的词语,炊烟本身就是一首灵动、飞扬的诗歌。因为炊烟,乡村才有生机;因为炊烟,乡村鲜活起来;因为炊烟,乡村将诗意放飞到远方。炊烟是人间烟火气,更是诗家心头好。看到了炊烟,朴实憨厚的农人心里便有了一种踏实感;看到了炊烟,多愁善感的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南宋诗人陆游对炊烟情有独钟,如“山寺云间传进鼓,渔家浦口起炊烟”“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等诗句都是他写的。

从前读陆游的“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次在梦里,又见故乡起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时,才终于明白,原来这炊烟是和思念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正所谓魂牵梦绕,泪眼看炊烟,怎么能不湿呢?

人到中年,历经风霜,难免怀旧,更何况远行他乡。我时常想起母亲的话,炊烟是有翅膀的,你走得再远,它都能飞到你的梦里。是的,那些长了翅膀的炊烟从未停止飞翔,它们是母亲的呼唤,不论游子离开乡村多远、多久,炊烟永远醒目地闪耀在游子的梦里,让游子的乡愁找到回家的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