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今俗话“清明”

□汪小科

清明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也是我国民间的农忙节、祭祖节、踏青节、食俗节。

清明农耕有节律。清明时节,大地回暖,降雨增多,草木繁茂。农人很早就根据节气的自然变化,总结出了“清明前后,播谷点豆”“清明种瓜,车装船拉”等农事规律。清明之际,我国北方旱作和江南早稻、中稻进入播种季节。农人纷纷下田,趁晴早播。大江南北,皆是一派春耕农忙的景象。此时,有经验的老农在耕种时会避开寒流之尾、暖流之头,以免秧苗损伤。在高原地带,由于春寒未尽,草料不足,老百姓会加倍呵护好牲畜。人们顺应天地,敬畏自然,才有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

清明祭祀有渊源。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由来久远。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经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据《汉书》中记载,大臣在清明之时,不远千里返乡祭祖的事迹。唐代以后,士人和贫民都将清明祭祀列为尊祖敬宗的重要仪节,并延续至今。《礼记·祭统》有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以孝为先,以仁为本。清明之时祭祖怀宗,是人们崇本尊亲、返本归宗价值观念的展现。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祭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清明赏游好风光。清明时分,万物洁齐、生机旺盛、气温渐暖、春和景明。清明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成为风俗。祭祀结束后,在郊外的草地上常能看见有人踏青、聚餐、放风筝、荡秋千,吐故纳新、感受生命的韵律。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清明寻味好时节。清明期间,也是很多美食的好年华。如江南盛行吃油润如玉、糯韧绵软的青团,青绿幽香、口感独特的青果;北方流行吃枣香浓郁、绵甜细腻的枣糕,美观大气、香脆可口的馓子。潮汕人将嫩绿的朴籽树叶蒸成清新、甘甜的朴籽粿;泉州人将面皮卷入各种菜肴,包成醇香、脆嫩的润饼菜。畲族人用糯米和乌稔树叶同煮,制成别具风味的乌稔饭。广西人把肥美的清明螺做成美味佳酿均不及的千滋百味……美食点缀了清明,清明也放飞了味蕾,一起缀染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明节,是天地人和、慎终追远的节令,是亲近自然、安享美味的时节。人们一直对它寄予着精神敬畏和生活期望,将它赋予了精神风貌与文化品格。而这些人文色彩也激励着人们更加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节气、节风、节俗融合在一起,共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