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文环境建设的思考

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投资环境的竞争。对一个地区的推介,在早期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人们常常将其优势集中在“三优”: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后来由于区域招商引资竞争不允许再拼政策或者差别对待,于是又把宣传重点进行调整,比如具体化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等等。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总是鲜讲人文环境。殊不知恰恰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最强大的软实力、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他环境都具易变性和可复制性,唯独人文环境相对稳定且难以复制,因为它是历史的积淀,是岁月的产物,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而且人文的东西是最深层次的存在,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渗透在人们的骨髓里,生生不息,传承不衰,保持其固有的特殊性。所以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个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通俗地讲,人文环境是指社会共同体中大多数接受并崇尚的一种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渗透浸淫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同样生成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和气质。区域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际上却是文化实力的竞争,是人的素质和人的文明程度的竞争。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所塑造出来的人文精神才是一个地区的最宝贵财富。正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诚如一个城市的文明与魅力,不仅表现在城市规模和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这个城市所折射出的精神特质中。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一个人文精神匮乏的城市,无疑也是灵魂贫瘠的城市。而没有灵魂的城市,又何来恒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可见,建设一方令人向往之地,可以“跨越”经济增长阶段,但不能“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一个地区最令人担心的是:过于注重有形环境而忽视无形环境,过于注重物质力量而忽视精神力量。内生精神和内生力量不断削弱,发展下去经济和社会必然会出现一种畸形。

当然,文化本身并不直接影响竞争力,当一个地区的政府以及民间都有了强烈的“文化自觉”之后,文化价值才能得以“激活”,在此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人文精神才成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唤地区“文化自觉”的过程,其实也正是给地区“还魂”的过程。以城市为例,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气质,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美国社会学家、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容器。城市的功能就是贮存文化、流转文化、创造文化。 ”西班牙巴塞罗那曾经提出,“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由此可见文化之于城市的意义。然而城市文化绝非“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魂”。这是因为文化的生成有其特殊的机理。法国美学家丹纳认为,种族特性、环境状况和时代特征是决定文化艺术气质面貌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观点,即使是一个全球城市,也必然根植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恩格斯说:“只有法国才有巴黎……这个城市的居民和任何地方的人民不同,他们把追求享乐的热情同从事历史行动的热情结合起来了,这里的居民善于像最讲究的雅典享乐主义者那样地生活,也善于像最勇敢的斯巴达人那样地死去。 ”同理,只有中国才有上海。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决定了建设上海这样的城市并不是复制一个伦敦、再造一个纽约、克隆一个巴黎,而是要以深厚的中华文明积淀为依托,吸收融合世界文明成果,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人文魅力、丰富文化内涵和较高文化品位的中国特色全球城市。这就是“文化自觉”。上海的历史,是一部中外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近代以来,上海文化呈现出的中西文化交汇、传统现代并存的特点更加凸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厚植的优势,是上海向世界展现中国底蕴和中国意蕴的着力点,也将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这就是“文化自信”。全球城市如此,区域城市亦然;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地区亦然。

人文环境建设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然而仅此还不够,还需要地方政府积极作为、主动营造。挖掘地域文化、提炼地域精神、打造地域品牌是营造人文环境的三部曲,是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从挖掘文化到提炼精神再到打造品牌是梯次推进、逐级升华的过程,因为文化是精神产生的土壤和根基,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和品格,而品牌则是一种最具识别度的标识,氤氲着气质、渗透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一个地区只有尊重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基因、发掘与众不同的个性精神资源,进而提出并培育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地域文化品牌,对内才能带来更多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对外才会形成更大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无论区域大小,莫不如此。大到一个省,比如山东,挖掘出的文脉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提炼出的精神是“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打造出的品牌是“美德山东”。小到一个县,比如齐河,挖掘出的文脉是“一河一陶一贤人”,提炼出的精神是“厚德重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拼搏争先”,打造出的品牌是“大义齐河”。不言而喻,如此文化符号,对内提精神,对外树形象。如此身份标签,让生于斯、长于斯、学习于斯、工作于斯、生活于斯的山东人、齐河人陡增自尊、自豪和自信。当然,涵养文脉、光大精神、强化品牌则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不会一劳永逸,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用大气力,下真功夫。

民众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能动力量,是人文环境建设的基础力量。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是改善地区精神气质和外在形象的必然要求,是人文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文环境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需要标本兼修。既要注重当前,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道德生态优化;实施地域品牌传播工程,强化核心价值引领。以此提升民众道德水准和社会文明程度。又要着眼长远,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使文脉绵延后世;实施全民阅读工程,让书香浸润人生。以此培育崇文尚德的土壤,播撒向上向善的种子。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从孩子抓起,从家庭开始,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作用,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扬善抑恶之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文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作者系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文豪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