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气质”生活有“品质”——齐河以群众需求为本打造“品质城市”综述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打造品质城市就要关注群众的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城市,如今齐河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精建设,细管护,将城市精神品位和发展质量统一推进, 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城区秩序专项整治让城市更规范

“贴条”对广大车主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虽然是一种强制处罚措施,让不少不守规矩的车主望而生畏,但对于维护社会安全环境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增加城市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当前“停车难、停车乱、群众出行不便”等突出问题,确保城区道路畅通、市容环境良好,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交警大队等部门正式开始对违停车辆进行治理。

5月20日下午5时许,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巡查队员在路上发现位于新华路与齐晏大街处有辆蓝色现代越野车跨车位停放在人行道上,并将盲道占据,执法队员随即贴出第一张《违法停车告知单》,这标志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开始对在城区人行道上违法停放的机动车辆实施行政处罚。

据悉,前期为了规范停车秩序,已经通过新闻报道、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公众号及短信告知等形式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劝导活动,并对交通辅助设施优化升级,重新施划出人行道停车位,引导广大车主规范停车。在此也提醒广大车主,请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将车辆停放在停车位内,如果市民发现自己的爱车被贴上了《违法停车告知书》,请在自告知书发出之日起5日内,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前往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受处理。

“违停乱停确实会给市民带来不少麻烦,通行不方便不说,还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现在多个部门联合执法,能进一步遏制违停乱停现象的发生,给群众出行带来更多的方便。 ”家住富华苑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对记者说。

绿地景观改造管护让城市更宜居

近年来,按照“绿量不减 环境提升”的原则,我县在很多路口、小区附近建立起大小不一的“口袋公园”,对原有的城市广场、公园、街道等进行改造提升,不仅在景观植物、林荫绿道、体育娱乐设施等提升上满足了群众赏绿、休闲的需求,还融入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配套了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海绵部件”,将更多的雨水资源高效利用,让群众的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区游园、街道的改造提升工程,让市民推窗见景、出门见绿、转角遇美,见到成绩的“城管人”却没有停歇,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环境提升群众幸福的脚步更快些,县综合执法局按照“设施全、环境美、内涵深、促发展”的理念,集中开展游园精神文明文化宣传建设,构建意识形态宣传新阵地。游园文化宣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示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河名人典故、中华传统美德等为主题内容。通过设计制作精美的异形牌、文化长廊等,使市民在休闲健身时不仅可以欣赏鸟语花香,还能随时看到图文并茂的精神文明文化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内涵修养和文明素养。截至目前,城区已完成7处游园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建设,剩余游园也正有序推进。按照计划,县综合执法局将在城区打造30余处造型别致、主题鲜明的宣传设施,把游园建设成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新阵地。

棚户区改造让城市更有温度

在县委县府家属院片区棚改项目现场,十几座塔吊运转有序,各种运输车辆来往频繁,工人们各司其职,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

棚户区改造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市更新,加快城市品质提升的发展工程。我县以群众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定最好的政策、选最好的位置、用最好的材料、建最好的质量、设最好的配套、给老百姓建最好的房子”为标准推进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引进央企、国企等具有特级施工资质、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保障项目按时序进度施工,全面推进高质量棚改,努力打造生活便利、配套齐全、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尽快回迁是群众最大期盼。为使项目尽早开工,我县积极探索项目行政审批新机制,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由“逐项依次审批”转变为“多项同步审批”,项目从立项备案到开工建设,由原来的6个月左右缩短到现在的最快15个工作日办结。同时,对施工单位明确项目施工进度,在土地拆迁完成、规划方案确定后,3个月内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施工设计图审核完成后,30个月内完成施工并通过验收。这一系列的措施为我县大格局棚改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6-2018年我县共有22个项目列入省棚改计划、16875套,涉及群众近两万户。 2019年,我县新启动实施了贸易大厦西片区、第一小学片区、机械厂片区、铁北片区、教育局片区等5个项目。截至目前,征收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贸易大厦西片区、一小、铁北片区已于 2018年 3月份完成 EPC总承包招标工作,确定了中冶建工、中建八局、中铁十一局为施工企业,目前,上述三个项目已陆续进场施工。

记者 李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