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公墓建设让故者逝有所安

建设中的宋庄村公墓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刘磊 通讯员 孙冬)道路笔直成行,松柏苍翠欲滴。近日,记者走进宣章屯镇宣章屯村公墓,苍松翠柏间的卧碑式墓穴和整齐划一的墓园小路映入眼帘。相较过去杂草丛生的老墓地,  宣章屯村党支部书记孙风报对于眼前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

“前几年可不是这样。以前村民都觉得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临了’讲究个入土为安,提早选地修坟、占地毁林等乱埋乱葬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办白事攀比成风,许多家庭面临‘死不起、葬不起’的难题。 ”孙风报介绍。前几年村里想搞土地流转,可是面对环绕村庄的一座座散葬乱埋的老坟,让不少有意向的土地流转大户望而却步。

今年以来,宣章屯镇以移风易俗攻坚为抓手,大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  进一步整治散埋乱葬现象,大力提倡厚养薄葬观念,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组织管区和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公墓建设先进经验,并选取了宣章社区、宋庄村作为殡葬改革试点,开始推进公墓建设。

宣章屯村是宣章屯镇建成的第一个墓穴式公墓,占地10亩,总投入70多万元,建有1800个双人墓穴,远远小于过去田间坟头的占地面积。“别的不说,以前要是这1800个坟头,就是成方连片的话占地也得四五十亩,现在都葬在这公墓里边,既节约了耕地,也保护了环境。 ”孙风报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土葬挖坑立碑买棺得花好几千块钱,现在葬在公墓里,都是按标准花二百块钱弄的卧碑,村里出钱免费提供小石棺,这一来一去村民省了不少钱呢。 ”

殡葬改革触动的是民众的感情,改革的难点在于改变千百年来民众对传统丧葬方式心理上的改变。宣章屯镇民政办主任鞠秀叶介绍说,宣章屯镇在改革过程中注重提高民众参与度、制定相关奖补政策,使殡葬改革易于被民众接受。不论是新公墓的建设,还是老墓地的升级提升,都是在乡镇提出方案,各村召开座谈会、提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以公墓选址为例,不仅要符合村庄发展规划、全县公墓布局规划和土地规划,还要充分尊重民意,得到村民的认可。 ”

在宣章屯镇宋庄村公墓现场,宋庄村支部书记王恩东告诉记者,“一开始村里大部分人对公墓建设接受不了,我们一方面通过村大喇叭等广播工具做了大量宣传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家的老坟头迁到了公墓里来。新公墓建起来之后,村里人都跑过来看,新旧一对比,哪个环境好,哪种安葬方式更文明,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据了解,宋庄村的公墓占地六亩,建有 1200个墓穴,可满足周围村二十年的安葬需求。 ”

宣章屯镇是我县实施殡改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县在殡改过程中针对各地不同风土人情,尊重公序民俗,因势利导,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着力落实惠民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于4月份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各乡镇(街道)年底前完成2-3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试点建设,到2022年实现覆盖全县所有村居,同时计划在殡仪馆东侧建成一处县级公益性公墓,满足城区居民安葬需求。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