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凝聚发展合力

谭策屯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记者黄晓龙摄

晏北街道谭策屯村搭建“支部+党员+群众代表+妇联+志愿者”治理格局——

□本报记者黄晓龙本报通讯员米超

“咱们已经完成了旱厕改造,接下来要把重点放在管护上,确保群众长期使用。 ”“还有,应该把厕所卫生纳入检查评比及美丽庭院创建范畴,引导大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善人居环境。 ”

9月28日9点,晏北街道谭策屯村会议室坐满了村民,大家针对改造后的厕所如何发挥长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像这样,有事村民一起商讨、一起拿方案,在谭策屯村已成为了常态。“每个人都是村子的主人,只有大家都参与到村子的治理中来,形成合力,就没有办不好的事。”谭策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恩说。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该村形成了“支部+党员+群众代表+妇联+志愿者”的“五位一体”治理格局,群众精神面貌、村容风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该村连续15年未发生一例上访事件,无一人拨打过12345热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13万元。因为工作突出,谭策屯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民主管理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德州市文明村”、齐河县委“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2007年,33岁的刘兴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还没3天,就有村民找上门要求解决自家宅基地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村民宅基地分配不均,村子之前也进行过多次协调,但效果并不理想。 ”刘兴恩回忆道。

面对“顽疾”,刘兴恩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大家意见,并提出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重新规划村宅基地,该建议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积极响应,有的村民还主动退还了超占的宅基地,针对存在顾虑的村民,刘兴恩发动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给村民做工作。经过集中治理,先后无偿拆除旧院23处、房屋70余间,整理出的闲散土地130亩全部收归村集体,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加收入3万余元。

宅基地的事得到了快速解决,刘兴恩带领的村“两委”班子很快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刘兴恩没有松劲,把目光又转向了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上。“大家缺乏卫生意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参与到村子环境卫生治理中来,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其中,村容村貌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刘兴恩说。他们采取群众代表、党员干部包户制度,将村子的16名党员、23名群众代表每人分包三到五户,包户责任人督促村民把垃圾扔到垃圾池,并引导村民清扫房屋周边卫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垃圾入池、房前屋后自觉打扫卫生成为了全体村民的习惯。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保持是关键。为此,该村制定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将村妇委会成员、务工青年也吸纳到村庄治理行动中来,并组织村里威望高的老党员成立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监督考核小组,坚持每个月对全村各户卫生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该村还将18至55岁的村民纳入义务工,每名义务工每年开展3次义务劳动。在2017年全村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妇委会成员及志愿者踊跃参与,共硬化街巷13000平方米,新栽植绿化树木8000株,粉刷墙面42000平方米,全村绿化率达40%,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谭策屯村被列为齐河县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人人都是村子的主人,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村子会建设得更好。 ”刘兴恩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