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北街道谭策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恩 “头雁 ”带富众乡亲

□本报记者 黄晓龙 本报通讯员 刘翔宇 孙策

“我们盘活闲散地采取村民入股方式建设标准仓库,一期1.2万平方米仓库已完成出租,正在建设的二期8000平方米仓库和1200平方米冷库也会在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每年可实现收益380万余元。”10月27日,晏北街道谭策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恩介绍。

1994年,刘兴恩开办保温材料工厂,年收入达到100万余元。他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帮扶家境困难村民。2007年,35岁的刘兴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而接到手中的工作却是个“烫手的山芋”。

“村中私搭乱建现象比较普遍,各家房屋占地大小不一,为了多占几亩地经常发生矛盾。”刘兴恩说。他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并发动党员、群众代表、妇委会成员及青年志愿者分组分户做通群众工作,全村“无震荡”拆除旧院落23处、房屋70余间,整理闲散土地130亩,村集体年增加收入7万余元。

2017年,谭策屯村成为全县首批农村土地合作社试点村。“入股合作社能收入多少?”“万一赔了找谁去?”“手里有地心里安稳。”面对村民顾虑,刘兴恩拍着胸脯向村民保证:“赔了钱我补给你们。”当年,全村七成村民入股合作社,2018年底合作社首次分红,每亩比以前增收200多元,第二年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

为改变合作社单一种植结构、提升收益,2018年,刘兴恩针对村子距离济南仅有10余公里的区位优势,提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想法。由于大棚建设投入资金多,村民们保持观望态度,也有村民劝刘兴恩见好就收。

“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践行到工作中,要是趴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就是失职。”刘兴恩说。他不顾家人反对,卖掉汽车,拿出积蓄,筹资130万余元在合作社60亩地上建起4个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草莓和豆角、黄瓜等,年增收60万元。合作社后续又拿出部分土地发展西瓜、脱毒马铃薯种植,合作社亩均收益提升到1000余元。2020年,谭策屯村村集体实现收益41万元。

去年,刘兴恩抢抓济南物流外迁时机,成立谭策屯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盘活村中闲散地建设标准物流仓库,刘兴恩率先拿出50万元入股,全村698名群众全部入社,入股筹集资金630万余元。

发展产业的同时,刘兴恩也不忘关心村中孤寡老人、贫困群众,今年58岁的王付江有智力缺陷,肢体有残疾,刘兴恩为他安排了公益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了事情做,弟弟心情开朗了很多,村子每年给他3000多元的工资,刘书记还经常来家看他,俨然当成了自家人。”王付江的哥哥王付海感慨道。

在村风治理上,刘兴恩每年召开孝老座谈会,建设村文化广场,全村85%以上群众荣登村善行义举“四德榜”,连续16年未发生一例上访行为,村子先后荣获山东省“民主管理示范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村”“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