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棍儿

□黄迎红

天气炎热,大人、小孩来一杯冰镇饮料,或吃一支冰淇淋、雪糕在今天是再随性不过了。想当年,我还是孩子那会儿,谁能吃到一根冰棍儿可骄傲了,碰见大方点的,还能让玩伴们舔一口。

20世纪70年代,孩子能接触到的冷饮,就是走街串巷卖冰棍儿的,有果汁、红豆、绿豆和奶油这四种,果汁的是3分钱一支,别的都是4分。那会,一家有五六个子女很正常,人口多收入少,省吃俭用地过日子。一个夏天,大人舍不得吃一支,孩子能吃上也不能独享,兄弟姐妹间,合吃一支的都有,你舔一口,他舔一口。

儿时,家与糖果厂一墙之隔,我是闻着糖果、饼干的香味长大的,最诱惑我的还是冰棍儿。特羡慕父母在糖果厂上班的同学,既不花钱吃冰棍儿还能卖冰棍儿赚钱。

那个年代,不是人人都可以卖冰棍儿,除了家属外,办一张批发证很不易。我和三弟那会刚上初中,小弟上小学,我们仨整天围着母亲闹着要卖冰棍儿,后来母亲托关系还真的搞到了,令我们激动不已。冰棍儿箱是我大哥用包装箱上的木板条,拆下一次做了两个能装50支的箱子,里面用纱布棉花裹上一圈,外面刷上白漆,就成了我们仨抢着卖冰棍儿的工具了。一张证最多一天批100支,紧张时只批50支,都是大哥替我们办理好,然后我们去卖。爸妈的自行车,只要有空闲,也派给我们用。我和三弟会骑车,一般到市区里卖,小弟背着箱子,能走到哪就卖到哪。

起先我们不好意思吆喝,停在一个地方等人家主动来买,卖的没有我们吃的多,卖不完就带回家分给家人吃。后来,我们仨开始比赚钱了。“冰棍儿喽!卖冰棍儿喽!”对于上课都不敢发言的我,第一次吆喝就这样给逼出来的,过了这一关,吆喝声随口就来。

我一般都在商场、文化宫、电影院这三个地方转,虽然这些地方卖冰棍儿的人多,只能卖官方价,但是人流量大,薄利多销。而三弟他则骑到很远的市场去卖冰棍儿,一支果汁的都能卖到5分钱,更别说其他口味的了,少说赚一半。要不说三弟有经商头脑呢。一个暑假下来,他一个人赚了几十块;我赚十几块够交学费的;而小弟账还算不过来,经常赔钱。

回想那个暑假卖冰棍儿的日子,不是为生活奔劳,没有顾及和束缚,虽然在烈日下奔波,皮肤和脸被晒得黝黑,但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每天卖完了只想着回家和母亲一起数钱,为自己劳动所得快乐着。虽然这样的日子不再有了,但每次回想起来心里都一阵暖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