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修
进了腊月门,年味就一天天浓起来。
我家祖祖辈辈对过年这样的重大节日一直比较看重和讲究,自然忙年的时间更长,程序和环节更多。
过了腊八,奶奶和母亲就忙活起来,开始着手准备豆包、米面窝窝等面食。豆包馅儿的主料是地瓜干,再掺加少许红小豆,吃起来绵软香甜。地瓜干在大锅里煮熟放凉后,需在碾盘上碾碎。村里只在村西头有一个碾盘,用的人家很多,所以经常需要赶早去才能挨上号。这是我最喜欢吃的豆包。此后,家里渐渐不种地瓜了,没有了地瓜干。再包豆包时,馅儿多用别的东西代替,总吃不出之前的味道。米面窝窝的主料是小米面,再掺上少许白面,平日吃不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做。和好面后,在案板上用劲揉光,再用手捏成窝窝头状后,用指头把底部做成空心的,然后放在锅里蒸,圆圆的,像一个蘑菇。熟了后,蓬松起来,如面包一般,升腾的热气里夹带着甜香,引人垂涎。那时,各家日子都比较紧巴,白面馒头等基本不够吃,所以米面、玉米面等其他用粗粮做的面食主要用来作为补充。
运气好的话,碰上暖和天,便可跟着大人去赶年集。瓜子、点心、鞭炮、蜡烛等吃的用的,有大人去挑选去讲价去买,不用小孩子操心,而我对这些也没兴致——我喜欢的是看那些挂在墙上或铺在地上的色彩艳丽、各式各样的年画。
卖年画的摊儿一家挨一家,长长的一溜。我从这头看到那头,一张张一幅幅地仔细端详,生怕错过了精彩之处。而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反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年画,像什么《杨家将》《岳飞传》《画中人》等等,且总是被里面的主人公羡慕得不行,经常幻想着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该多好。即使长大后自己去赶年集,我仍然喜欢到那些年画摊前转转看看——不为别的,只为寻找一种失去多时的感觉。
不只是年画,到了集上少不了一顿吃,门口的爆米花、各式各样的枣糕、酸甜的糖葫芦、栩栩如生的吹糖人……一上午的赶集时光,不能说小肚子圆滚滚,但也能吃个多半饱,与我而言就算是提前享受春节的美食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日子可以掰着指头数了,家家户户进入真正的“忙年时间”。
我小的时候,家里基本都在小年那天扫房子,那是颇费事、颇辛苦的一桩营生。早晨拜祭完灶王爷后,先把屋里的桌椅板凳、瓶瓶罐罐等都挪到院里,然后拿笤帚把墙壁上、顶棚上年沉积的灰尘清扫干净,接着拿抹布把屋外的家具、器皿等擦拭干净。干完这一套活,大约得用一天时间,人到最后往往累得筋疲力尽。
再后面几天,母亲和奶奶就忙着做馒头、花馍等供品,这也是重头戏。这时,灶间的两口大锅就闲不住了。风箱呼呼拉着,孩子胳膊粗的木柴在锅灶里熊熊燃烧,热气不断从锅盖下冒出,在屋子上半截萦绕回旋,如腾云驾雾一般。老是不断烟火,炕头也总是热乎乎的,坐上去就不想再下来,无论对谁都具有满满的诱惑力。
此时,沉寂了一冬的村子,里里外外荡漾着生气。人们在忙碌中,感受着这个美好的过程,迎接大年三十那个令人欢快日子的到来。